English

林纾译作《海外轩渠录》

2009-02-07 18:24:00 来源:博览群书 采诗 我有话说

1906年(光绪三十二年)孟夏之月(4月)首版本。

上个世纪80年代,我特别迷恋钱锺书,凡是和钱锺书相关的书,我都特别在意,首先看到的是钱锺书的《林纾的翻译》,后来又知道钱锺书小时候(大概是上小学时)家里竟然有一大箱子的林译小说。他就是这样培养起读外国小说的兴趣的,所以上中学时,钱锺书已经可以直接读原版的外文小说了。因此我就特别去收藏商务版的林译小说丛书,陆陆续续配齐了这十本书。

那时候工资非常少而手头的余钱也仅仅是一二十块或几块钱的稿费,却几乎天天要到西安古旧书店去觅书,每每看到鲁迅题字的匾牌高悬于店门口上方,总感到这里就是我的乐土。西安古旧书店的两位经理范文、张鸣和老顾客熟了也特别客气,且常常和我们聊天,全是书林的各种趣事、典故与消息。到了90年代初,古旧书店要拆迁而暂时关门,两位经理就把大量的藏书拿出来出售,怕放的时间长了,变质而毁掉。还是还书于民好啊!正是这样的机缘,我一眼看中的,便是林纾译作《海外轩渠录》,当时花了非常心痛的三元钱才拿到手。

多少年后,每每把玩此书,仍让我异常兴奋,起码有以下几点可与同好共赏:

第一、读了三十余年商务印书馆的书,还从未见过在“商务印书馆”之前加上“中国”二字印在封面上。只知道讲版本乃看中初版之书,却从未特别注意商务印书馆之版权页上,竟有“首版”一说。同为1906年,我收藏的商务版另一本翻译小说《红柳娃》之版权页上,却是“初版”。不知“首版”与“初版”之微殊何在?每每念及这两处细节,遥想书林之海乃无边无涯,诚如英国藏书家爱德华・纽顿所说:“没有人知道书的一切。”(见《聚书的乐趣》)

第二、国内研究林纾的专家张俊才的《林纾评传》(中华书局2007年4月第一版)中的“林纾翻译目录”曾提到此书:“《海外轩渠录》Gulliver’s Travels(1726) 斯威夫特(Jonathan Swift,1667-1754)原著。魏易(或曾宗巩)口译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四月商务印书馆出版。”张俊才所谓“魏易(或曾宗巩)口译”之说,显然有误!亦由此可知,张教授显然未见到过原版的此书!

我们都知道王国维研究中国上古史的最大贡献是总结出来的“二重证据法”,既要利用文献,又要利用实物,用出土实物来证明文献,又用文献记载来解读出土文物。我们今天研究近代文学、现代文学又何尝不是这样呢?即不但要利用人文学科等理论去解读作家之作品,还要利用作家之作品同各期之不同版本的实物乃至于信件、流派团体的档案与实物、与作家相关的重要人物的实物以及作家生活过的地方的实物互证,才能客观而实事求是。

《格列佛游记》,商务印书馆2008年2月出版。
只要细看同期林译著作的版权页、此书的版权页、此书正文页即可知道:魏易为口译,闽县林纾、长乐曾宗巩同为笔译!当然,林纾一生所翻译的著作共246种,出版的就达222种,本本都要搞清楚,亦非易事。

第三、叶灵凤《读书随笔・藏书印的风趣》曾云:“正当的钤盖藏书印的方法,最主要的一方,我以为是该盖在一部书正文第一面的下方,即著者或编纂者的姓氏的下面,以贴近书的边框为宜。再其次,则每一册的最后一页的下角,也该钤一方压卷。”叶氏所言极是。此书之原藏者很可能就是“康幼宸”,其最主要的藏书印即“陇上??(?)氏珍藏金石书画印”为朱文、白文相应,卷终一枚压卷之篆文“幼宸”又玲珑可喜。――可以推想原藏书者之品味很不一般。

《民国时期总书目》(外国文学卷)说,北京、上海、重庆三大图书馆所藏林译小说皆不全,1915年以前的许多版本已无法弄清,而我的此书和相关的几本,品相皆在八成以上,保存完好,核对其版权与藏家之变化,又脉络清楚,藏书之雅趣存焉。

一百多年前的爱物为余所藏,我总是将它放入一牛皮信封内,再装入箱中,待到每年的晒书日才敢拿出来把玩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